我要投稿投诉建议
首页 > 摘抄 > 正文

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原文注释翻译

时间:2024-09-26 10:52:21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原文注释翻译,以及沈括梦溪笔谈石油短句对应的知识点,文章可能有点长,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,增长自己的知识,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

  1.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关于“石油”的问题
  2. 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原文注释翻译
  3. 沈括的梦溪笔谈.文言文阅读答案
  4. 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中《石油》的现代汉语译文

一、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关于“石油”的问题

1、鄜、延①境内石油,旧说“高奴县出脂水”,即此也。生于水际②,沙石与泉水相杂,“惘惘”③而出,土人以雉尾挹④之,乃采入缶⑤中,颇似淳⑥漆,燃之如麻⑦,但烟甚浓,所沾帷幕皆黑。予疑其烟可用,试扫其煤以为墨,黑光如漆,松墨⑧不及也,遂大为之。其识文⑨为“延川石液”者是也。此物必大行于世,自予始为之。盖石油之多,生于地中无穷,不若松木有时而竭⑩。

2、①鄜、延:鄜(f))州、延州,在今陕西延安一带。②水际:水边。③惘惘:涌流缓慢的样子。④土人以雉尾挹之:土人,即当地人;雉zh@,野鸡;挹y@,原指舀水,此处指沾取。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。⑤缶f%u:陶瓷罐子。⑥淳:同“纯”。⑦麻:此处指麻杆。⑧松墨:我国名墨之一,用松烟制成,故称“松烟墨”。⑨识文:标上名称。⑩竭:尽、完。

3、鄜州、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,过去说的“高奴县出产脂水”,就是指这种东西。石油产生在水边,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,慢慢地流出来。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(上来),采集到瓦罐里。这种油很像纯漆,燃起来像烧麻杆,只是冒着很浓的烟,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。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,(就)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,墨的光泽像黑漆,(就是)松墨也比不上它了。于是就大量制造它,给它标上名称,叫做“延川石液”的就是这东西了。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,(不过)从我开始做它(罢了)。因为石油特别多,在地中产生,无穷无尽,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。

二、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原文注释翻译

_、延①境内有石油,旧说“高奴县出脂水”,即此也。生于水际②,沙石与泉水相杂,惘惘③而出,土人以雉尾挹④之,乃采入缶⑤中。颇似淳⑥漆,然之如麻⑦,但烟甚浓,所沾帷幕皆黑。余疑其烟可用,试扫其煤以为墨,黑光如漆,松墨⑧不及也,遂大为之。其识文⑨为“延川石液”者是也。此物必大行于世,自余始为之。盖石油之多,生于地中无穷,不若松木有时而竭。今齐、鲁间松林尽矣,渐至太行、京西、江南,松山大半皆童矣。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。石炭烟亦大,墨人衣。余戏为《延州诗》云:“二郎山下雪纷纷,旋卓穹庐学塞人。化尽素衣冬未老,石烟多似洛阳尘。”

①_、延:_州、延州,在今陕西延安一带。

④土人以雉尾挹之:土人,即当地人;雉,野鸡;挹,原指舀水,此处指沾取。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。

⑧松墨:我国名墨之一,用松烟制成,故称“松烟墨”。

_州、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,过去说的“高奴县出产脂水”,就是指这种东西。石油产生在水边,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,慢慢地流出来。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(上来),采集到瓦罐里。这种油很像纯漆,燃起来像烧麻杆,只是冒着很浓的烟,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。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,(就)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,墨的光泽像黑漆,(就是)松墨也比不上它了。于是就大量制造它,给它标上名称,叫做“延川石液”的就是这东西了。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,(不过)从我开始做它(罢了)。因为石油特别多,在地中产生,无穷无尽,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。

三、沈括的梦溪笔谈.文言文阅读答案

1.梦溪笔谈沈括文言文阅读答案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是哪一篇

〔原文〕李士衡为馆职,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。高丽礼币赠遗之物,士衡皆不关意,一切委于副使。时船底疏漏,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,然后实己物,以避漏湿。至海中,遇大风,船欲倾覆,舟人大恐,请尽弃所载,不尔,船重必难免。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,更不暇拣择。约投及半,风息船定。既而点检所投,皆副使之物。士衡所得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(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九)

〔原文〕李士衡为馆职,使高丽,一武人为副。高丽礼币赠遗之物,士衡皆不关意,一切委于副使。时船底疏漏,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,然后实己物,以避漏湿。至海中,遇大风,船欲倾覆,舟人大恐,请尽弃所载,不尔,船重必难免。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,更不暇拣择。约投及半,风息船定。既而点检所投,皆副使之物。士衡所得在船底,一无所失。(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九)

〔译文〕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,以使者身份出使到高丽去,一名武官做他的副手。对高丽作为礼品赠送的财物,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,一切都委托给副手去处理。当时,船底有渗漏的地方,装船时,这个副手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他丝织品垫在船底,然后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,以避免浸湿或漏落。航行到海上,遇到了大风,船将要倾覆,船工们非常恐惧,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完全丢弃到海里去,不这样,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。这个副手在仓皇之时准备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,也没有时间去拣择。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,风停了船也平定了。过了一会点数、检查所投的东西,都是这个副手的东西。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,由于在船底就一无所失。

原文: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,信然。熙宁①中,予使契丹②,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。是时新雨霁④,虹下帐前涧中。予与同职扣⑤涧观之,虹两头皆垂涧中。使人过涧,隔虹对立,相去数丈,中间如隔绡觳⑥。自西望东则见⑦;立涧之东西望,则为日所铄⑧,都无所睹。久之稍稍正东。逾⑨山而去⑩。次日行一程,又复见之。孙彦先⑾云:“虹乃雨中日影也,日照雨则有之。”

②契丹: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。

翻译:相传虹能到溪流或山涧里喝水,确实是这样。熙宁(宋神宗年号)年间,我出使契丹,到了极北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建起帐篷。那时刚好雨后初晴,看见彩虹出现在帐篷前的山涧中,我和同事靠近山涧观赏它,看到一条虹的两端都垂到涧中。(我)叫人越过山涧,隔着虹相对站立,距离大概有几丈,中间如隔着一层丝绸或者纱(这一类的东西)。当站在涧的西边往东看就能看见,当站在涧的东边往西看,就被太阳闪烁了,一点也看不到(虹)。过了很久虹稍微偏向正东方,越过山峰离去了。第二天走了一段路,又看到了虹。孙彦先说:“虹乃是雨中的日光影像,日光照在雨珠上就有虹出现。”

陈述古密直①,尝⑩知②建州浦城县日。

有民失物,捕得莫知的为盗者③。述古乃绐④之曰:“某庙有一钟,能辨盗,至灵⑤。”

使人迎置后阁⑥祠⑦之。引囚立钟前,谕曰:“不为盗者,摸之无声;为盗者则有声。”

述古自率同职⑧祷钟甚肃。祭讫以帷⑾围之。

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,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,出乃验其手,皆有墨,一囚独无墨,乃见真盗——恐钟有声,不敢摸者。讯之即服,遂承为盗⑧。

(选自沈括《梦溪笔谈》)【注释】①陈述古密直:陈述古,字密直,宋代侯官人,神宗时为侍御史,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。密直:即“枢密院直学士”的省称。

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、边防等事务的官署。知:主持,做知县。

建州浦城:唐置州县名,今属福建省。②知:做知县。

③莫知的为: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。莫:意为“没有谁,没有哪一个”。

的:的确,确实。④绐(dai):哄骗。

⑤至灵:特别灵验。⑥后阁: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,常作游息,远眺,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处。

⑦祠之:把它(钟)祭祀起来。祠:供奉。

⑧同职:同僚,同事。旧指同在一部门做官的人。

9阴:暗暗的⑩尝:曾经⑾帷:围幕(12)之:的【辨别加点字的意义】(1)讯之即服,遂承为盗之:代词,代手上无墨的偷窃者(2)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之:代词,代涂了墨的钟【译文】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,有富人丢失了东西,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。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:“某某庙里有一口钟,能辩认盗贼,特别灵验。”

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,祭祀起来,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,自己对犯人说:“没有偷东西的人,摸这口钟,它不响,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,钟就会发出声响。”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事,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。

祭祀完毕后,用帐子把钟围起来,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,过了很久,钟涂好以后,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,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,发现都有墨汁,只有一人手上无墨。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,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。

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,没有敢去摸。就此这个案子很快的解决了。

【题旨】善于心理分析,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。【告诉我们】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,切中要害,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,却不战而屈人之兵,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。

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,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官吏们确实有他们独到的审案方法,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,审不厌诈,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。

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。其堂之西室,雷火自窗间出,赫然出檐。人以为堂屋已焚,皆出避之。及雷止,其舍宛然,墙壁窗纸皆黔。有一木格,其中杂贮诸器,其漆器银扣者,银悉熔流在地,漆器曾不焦灼。有一宝刀,极坚钢,就刀室中熔为汁,而室亦俨然。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,然后流金石。今乃金石皆铄,而草木无一毁者,非人情所测也。佛书言“龙火得水而炽,人火得水而灭”,此理信然。人但知人境中事耳,人境之外,事有何限,欲以区区世智情识,穷测至理,不其难哉!

【铄】销熔,熔化。铄,音shuò。

内侍李舜举的家曾经被暴雷轰击。他的堂屋西边的房间,雷火从窗口喷出,光亮耀眼,窜出房檐之外。人们认为堂屋已经被烧毁了,都跑出去躲避。到雷停止以后,那间房子依然完好,只是墙壁和窗纸全部变黑了。有一个木头橱架,其中杂放着各种器具,那些镶银作装饰的漆器,银饰完全熔化流在地上,漆器居然没有烧焦。有一把宝刀,非常坚硬,在刀鞘中就熔化为液体,而刀鞘却俨然完好。人们一定会认为火应当先焚毁草木,然后才能熔化金石。现在是金石全都熔化了,但草木却没有一样被烧毁的,这不是人的情理所能预料的。佛书上说:“龙火得水而更旺,人火得水而熄灭。”这个道理是确切的。人们只能知道人世间的事情罢了,人世之外,事情哪有什么极限?想用区区有限的世俗的智慧、情理和见识,去深透地探测那无穷尽的事理,不是很难的吗?

鄜.延①境内石油.旧说[高奴县出脂水".即此也.生于水际②.沙石与泉水相杂.[惘惘"③而出.土人以雉尾挹④之.乃采入缶⑤中.颇似淳⑥漆.燃之如麻⑦.但烟甚浓.所沾帷幕皆黑.予疑其烟可用.试扫其煤以为墨.黑光如漆.松墨⑧不及也.遂大为之.其识文⑨为[延川石液"者是也.此物必大行于世.自予始为之.盖石油之多.生于地中无穷.不若松木有时而竭⑩.

①鄜.延:鄜(f))州.延州.在今陕西延安一带.②水际:水边.③惘惘:涌流缓慢的样子.④土人以雉尾挹之:土人.即当地人,雉zh@.野鸡,挹y@.原指舀水.此处指沾取.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.⑤缶f%u:陶瓷罐子.⑥淳:同[纯".⑦麻:此处指麻杆.⑧松墨:我国名墨之一.用松烟制成.故称[松烟墨".⑨识文:标上名称.⑩竭:尽.完.

鄜州.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.过去说的[高奴县出产脂水".就是指这种东西.石油产生在水边.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.慢慢地流出来.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(上来).采集到瓦罐里.这种油很像纯漆.燃起来像烧麻杆.只是冒着很浓的烟.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.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.(就)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.墨的光泽像黑漆.(就是)松墨也比不上它了.于是就大量制造它.给它标上名称.叫做[延川石液"的就是这东西了.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.(不过)从我开始做它(罢了).因为石油特别多.在地中产生.无穷无尽.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.

四、求沈括《梦溪笔谈》中《石油》的现代汉语译文

鄜、延境内有石油,旧说高奴县出脂水,即此也。生于水际,沙石与泉水相杂,“惘惘”而出,土人以雉尾挹之,乃采入缶中,颇似淳漆,燃之如麻,但烟甚浓,所沾帷幕皆黑。予疑其烟可用,试扫其煤以为墨,黑光如漆,松墨不及也,遂大为之。其识文为“延川石液”者是也。此物必大行于世,自予始为之。

盖石油至多,生于地中无穷,不若松木有时而竭。今齐、鲁松林尽矣,渐至太行、京西、江南,松山太半皆童矣。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。

石炭烟亦大,墨人衣。予戏为《延州》诗云“二郎山下雪纷纷,旋卓穹庐学塞人。化尽素衣冬未老,石烟多似洛阳尘。”(沈括《梦溪笔谈》)

本文选自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,是一篇介绍科技知识的笔记体小品文。文章分三部分:第一部分,简明地介绍鄜、延境内石油存在的基本形态,当地居民采集、利用石油的一般情况;第二部分,说明自己利用石烟制墨的盛况;第三部分,对时人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的状况表示惋惜。文中关于“石油至多,生于地中无穷”,和石油制品“必大行于世”的科学预见,今天读来令人叹服。

写作手法方面:①本文行文散淡,而又极有条理。文中不论谈古论今,还是预测未来,不论叙事,还是描写,都是娓娓而谈,平实简洁,如话家常。②语言朴素凝练,不事雕琢。③文末以诗作结,情趣盎然。

鄜州、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,过去说的高奴县出产脂水,就是指这种东西。石油产生在水边,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,时断时续地流出来。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毛将其沾取上来,采集到瓦罐里。这种油很像清漆,燃起来像烧麻炬,只是冒着很浓的烟,它所沾染过的帐幕都变成了黑色。我猜测这种烟可以利用,于是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,墨的光泽像黑漆,即使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。于是就大量制造它,给它标上文字,叫做“延川石液”。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广泛流行在世上,只是从我开始做它罢了。

推想那石油极多,在地中产生,无穷无尽,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。今天山东一带大片的松林已经没有了,逐渐地到太行山,河南、陕西、湖北交界的地方以及江南地区,生长松树的山大半都已经秃了。制墨的人大概不了解石油烟的好处。

石油煤烟也大,常常熏染黑人的衣裳。我戏作《延州》诗说:“陕西宜川县的七郎山与八郎山上瑞雪飘飘,立即撑起毡帐学那边塞人过游牧的生活。衣裳全变黑了,可是冬天还没有过去,石油烟比洛阳车马扬起的烟尘还容易熏黑行人的衣裳呢。”

①鄜、延:鄜州、延州,在今陕西延安一带。

②高奴县:故址在今陕西延安。脂水:油质的水,石油的一种名称。水际:水边。

③惘惘:涌流缓慢、时断时续的样子。

④土人以雉尾挹之:土人,即当地人;雉,野鸡;挹,沾,沾取。当地居民用野鸡尾沾取它。

⑦麻:此处指麻炬。古代用麻炬照明。

⑧松墨:我国名墨之一,用松烟制成,故称“松烟墨”。

关于沈括梦溪笔谈石油原文注释翻译,沈括梦溪笔谈石油短句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